
閱讀:505
更新時間:2024-05-27 16:09:10
如果說碳核算是碳管理的基礎,那么減排技術就是碳管理的動力。碳管理的目的是實現碳中和,但是光靠碳核算不能實現碳中和,通過純粹的碳管理也不能實現碳中和,只有通過碳管理推動減排技術的落地才能實現碳中和。 在完成碳排放摸底后,下一步要做的事情是針對每個排放源,分析其減排直至零排放需要通過哪些手段和技術來實現,哪些技術是成熟的,哪些技術還有待進步,哪些技術是可以直接采用的,哪些技術是需要等待國家推廣的。
能源領域減排技術
在能源領域,無論涉及的排放源有多少,其實現碳中和最主要的技術無非是節能、電能替代和可再生電力。
節能對于一個企業來說是永恒不變的話題,無論是否實施碳管理,一個企業一定會有一個本來就存在的節能主管部門,如能源管理部門、生產管理部門或設備管理部門等。所以在實施碳管理時,采用節能技術雖然是減碳的重點,但并不是碳管理的重點,我們只需要隨時了解相關信息就行。
電能替代是指將一個企業使用化石能源的設備全部替換成電力設備。這是一個企業實現碳中和必須完成的事情。但是完全的電能替代對于大部分企業來說都是一件需要從長計議的事情。且不說完全的電能替代需要將企業涉及的車輛、食堂、宿舍中相關使用化石能源的設備全部更換為電力設備,僅從碳排放的角度來說,在我國當前電力結構下,很多設備在實現電能替代后,碳排放可能不降反升。另外很多生產工藝中需要用到化石能源的環節,目前尚無電能替代的相關技術。所以如何制定合理的規劃,讓企業在合適的時間,以合理的方式實現電能替代是碳管理者需要思考的事情。
實施電能替代的原因是,在當前情況下,可再生電力已經具備經濟可行性。所以電能替代的下一步自然是實現100%可再生電力。關于這一措施,可以從兩方面來講:一方面,在“雙碳”目標下,整個國家的電力體系會在未來幾十年里將其碳排放因子逐步降為零,這意味著即使我們在可再生電力方面不再采取任何措施,將來也能實現100%可再生電力;另一方面,我們如果想要提前實現100%可再生電力,那么需要碳管理部門來做統籌規劃。要想實現100%可再生電力,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建光伏申站,但除自家屋頂以外,可以再建的地方有限。對于剩下的屋頂光伏無法覆蓋的電力,需要通過直購零碳電力或者購買綠證的方式來實現可再生。
在能源領域,使用化石能源的設備除可采用電能替代以外,還可采用其他的非化石能源替代,如能、生物質能、甲醇、氨能等,但這些能源中除生物質能以外,其他能源目前尚不能稱為零碳能源,還需要密切觀察相關技術的發展方向。
非能源領域減排技術
非能源領域減排技術通常集中在二氧化碳的非能源排放技術及非二氧化碳的溫室氣體減排技術上。這些技術雖然總碳排放量不高,但涉及的技術領域非常廣泛,從工業領域利用綠氫做還原劑生產鋼鐵,到化工領域利用生物基材料生產塑料,再到生物領域利用細胞培養技術生產牛肉,這些技術一般只針對特定領域的企業。作為企業或者政府的碳管理部門,需要根據自身的行業特性,密切關注相關領域的技術發展情況,并在內部制定合理的技術路線圖,或者自己研發,或者與研究機構等部門合作,將相關技術應用到這些非能源領域的碳排放中。非能源領域主要減排技術如表1-3所示。

總之,這些減排技術才是實現碳中和的動力,作為碳管理者,我們的目的并不是去研究或者開發這些技術,而是針對我們所管理的每個排放源,找到合理的減排技術,在合理的時間,以合理的方式引入并推動技術的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