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閱讀:646
更新時間:2024-05-29 17:27:47
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阻燃或者耐火電纜。一般阻燃型電纜具有低煙、低毒性,較適合用于有人巡視的場合;耐火型電纜可在規定溫度和時間內,保持回路的通電狀態,較適用于重要回路。目前發電站新建工程基本上采用阻燃型電纜,同時在重要回路中選用耐火型電纜。此外,要實施防火措施,在適當的位置設置阻火分隔。阻火分隔由以下三部分組成:
1)在電纜引至電氣柜、電氣盤、電氣臺和電氣屏的開孔處和電纜貫穿隔墻樓板的孔洞處,實施阻火封堵。
2)在隧道或重要回路的電纜溝的重要部位設置防火墻。按照國家標準GB 50229-2019《火力發電廠與變電所設計防火規范》的要求,長度超過100m的電纜溝或電纜隧道,均應采取防止電纜火災延的阻燃或分隔措施。電纜溝或電纜隧道長度<100m,可按“分支溝道或主溝道的火災不相互影響運行”原則,在公用主溝道的分支處和公用主溝道中間設置防火墻。
3)在電纜豎井內,約每隔7m設置阻火隔層。對于正在運行的非阻燃型明敷電纜,在今后的發電站改造工程中可予以統一更換。在未更換之前,應實施阻燃防護或阻止延燃的措施,特別在容易受外因波及著火的場所應實施阻燃防護,在適當部位設置防火段阻止延燃,以及在電纜接頭兩側采用防火包帶阻止延燃等。此外應在發電站中設置電纜火災自動檢測報警和自動滅火消防裝置。在電纜層、控制室、高壓室、電纜豎井和電容器室等之內均設置火災自動檢測報警,并按照消防有關規程設置自動滅火消防裝置,以達到“及早發現,及早報警,控制火情”的目的。最后還要加強巡查。由于目前發電站已經全面實現“無人值守”,因此日常的巡視檢查應列為防止火災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謂“隱患險于明火”是指在發現隱患時,應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